2011年12月20日星期二

12月

12月,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月份。(其實,從11月尾就開始了...)

12月有很多節日,就有各種各樣噱頭的“慶典”;12月也是年末,當然也是“藉口”盡情瘋狂的時候!加上12月的 Mega Sales,足足讓人在這個月份“瘋狂.....”!

可恨的不用說,肯定是,12月就是口袋破洞的月份啦!(好啦,錢是身外物,可以再賺回來的..呵呵! )

今年的12月,是我教師生涯中第一次“學校假期”,也是我正得空的時候~12月4日,就和家人去了一趟美妙、夢幻的台灣金門之旅。雖然不是首次去金門,但從金門回來,仍久久沒有辦法忘記那裡的人、事、物。那裡有金門獨有的人情味、鄉土味,最重要的還是那些保留得幾近完美的歷史古蹟。


這趟旅程,看到全部人的笑臉,我知道,無論如何,當初決定展開這段旅程是絕對正確的選擇。即使阿公身體狀況沒有非常好,即使可能會有“閒言閒語”,但是這一切都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我們和阿公一起去完成了他一直掛在心中的心願——回老家。這樣就足夠了,不是嗎?


在飛機上看到阿公氣喘喘的樣子,內心不由得擔心起來,就連空姐、空少都熱心關心(這裡有個小插曲——這一次必須熱烈讚揚 Airasia空姐、空少的服務,確實讓人感到窩心。);
奇妙的是,另一方面,我們也看到阿公回老家那一刻展現出穩健的步伐、高昂的語調。這或許就是人類超強的意志力。在完成心願的同時,完全可以戰勝身體不適。

離開之前,聽說親戚和阿公都眼泛淚光了..... 我們不是那個年代的人,怎麼能夠體會他們內心的感受呢?

突然想起那句詩歌,少小離家老大回,鄉音無改鬢毛衰,兒童相見不相識,笑問客從何處來?


--

回來之後,把這張經典的合照放在桌面。看到大家的笑臉,心情也會跟著好起來的。

2011年6月16日星期四

期待

自从辞职之后,心情就比较轻松了,至少不需要天天回家都在烦恼为什么稿永远赶不完,还有该怎么完成最完美的专题稿。

所以,我自然有更多的时间可以“胡思乱想”~去构思一些曾经很想做的事情。

好啦,首先,先跨出第一步...让自己的双手除了天天打稿、做家务、煮饭外,投入做手工!

做手工一直是我的兴趣,这个兴趣随着工作后被抛弃了很久,每次看到被打入冷宫的十字绣,就心寒愧疚,但是却无法集中精神把它完成~

虽然如此,我还是没有先对未完成的十字绣“下手”,反而“喜新厌旧”地买了一些台湾树脂土,准备学习新东西。

明天下的单就要送到了,好期待好兴奋!谢谢手作杂货馆的热情招待。手工是应该在大马发扬光大的,不应只局限在小朋友的圈子里。它能够发挥无限的创意、能够培养耐心、能够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...总之好处是说不完啦!哈~

2011年6月15日星期三

慢慢生活!

星期天在《星洲日报》副刊看到关于朱德庸的报导,很喜欢其中的一段话 “慢不是输了,慢不是落后,慢是让成功更加扎实”。

突然从这句话中领会了什么.........

自己是个很快的人,可能从小被家庭环境影响,什么都要快,甚至认为凡是慢就是落后。所以,我做决定很快,做事很快,想东西很快,走路很快,说话很快(可能心跳也很快)。总之,什么都要快,要不然会感觉到心情不愉“快”,事情没解决,就好像什么东西哽在心里,不上不小,非常不舒服。

我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,最怕别人叫我慢慢来!直到进入社会之后,才真正领悟,快,并不一定是好事,有时候甚至让自己很累,也让自己没有作出最好的决定。

工作后,很怕静下来无所事事的时候,自己就会莫名其妙焦虑起来,然后就找事情让自己很忙很忙。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,但实际上我并不喜欢,这只是一种习惯,有时甚至让自己很累....好像心理有一种很沉重的压力,告诉自己不要慢,要尽快完成手头的事情。结果,在工作上,当你越快完成工作,就会有排山倒海的工作继续丢给你,永远无法完成。反之,其他人慢慢地工作,却享受其中,也没有人有所质疑。而我,累坏了,没人给你一点同情,好像这一切是活该、自找的。

我明白了,我必须去寻找生命中的平衡和平静。于是,我学yoga,在yoga中学会安静地聆听心跳,让自己的节奏慢下来。(但,谁都知道,从小培养的习惯,是很难三两天就转变的。)

话说回来,为什么让自己那么快?这是一种非常复杂、很难加以解释的情绪。老早也听说了“慢功出细活“这句话,但不太领悟。那天,看了朱德庸那句话,才似乎感受了那么一点点什么.....

那天,和表姐聊起,她也是很快的人,也觉得很累。她还笑说,我应该感激自己身边出现了一个“慢节奏”的他...

对,没有他的对比,我也不知道原来慢也可以很美好。所以,我决定停下脚步,慢慢去品尝周围的美丽....走路时,告诉自己“慢”,工作时,告诉自己“慢”,躺在床上发呆时,也告诉自己“Enjoy”.... 原来,这样的生活也可以很美好!

而且,最让人遗憾的还是,虽然我那么快,但其实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,多么讽刺!

2011年6月9日星期四

勇敢!

我很勇敢地辭職了。和很多周圍的朋友/親人談起,他們大多數很驚訝,而且很多人都問:“你不是做得很開心嗎?”

是,這2年,我享受這份工作,也學到了很多東西!可是,這個時候,我還是認為自己非走不可了。

決定交辭職信前幾天,還一直在猶豫,不知道自己該不該勇敢地踏出這一步。但是,機緣巧合,正好那幾天公司發生了一些狀況,才讓我鐵下心來,決定離開!(或許,離開已是早早決定下來的事,只是一直不夠果斷!)

快結束這裡的工作了,心情卻突然放鬆起來!(因為我終於放下停滯不前的工作了,哈!)

我們常常因為害怕一些事情而不敢勇敢地踏出去。表姐很擔心地問我:“你害怕後悔嗎?” 。這個問題,我想過。但是,後悔有什麼好怕的?最怕是自己沒有勇敢去嘗試,而錯過機會!

她笑笑說:“那,你容許你後悔咯!” 哈哈,是的,我容許我後悔,至少去嘗試想要嘗試的新東西。未來,Who Know?

記得很久以前看過一個短片,內容大概就是叫我們要像小孩一樣,去冒險,去嘗試!現在的我還可以去嘗試,容許自己後悔,容許自己失敗。所以,這種精神應該要拿出來的呀~

因為辭職,突然腦子又冒出很多想法。

想做好吃的——carbonara、紫菜炒飯、tomyam麵粉果、南瓜雞肉.........

想做手工——紙粘土、毛氈、十字繡

不想活在別人的想法裡——覺得自己太活在別人的想法裡,導致自己很累,把自己的心情交給別人來決定。Why? 我要學會放下,放下放下..............

這會是美好的開始,即使2011剩下半年~


要像個小孩一樣.........:D

表姐的孩子賴奕彤

2011年5月30日星期一

小瓜~

補習那幾個小瓜,各有各的“特色”,有時也相當有趣。所以,常常把我弄得啼笑皆非。

昨天,其中一個小瓜忘了把上週的作業帶來上課,就急急忙忙解釋:“老師,我媽媽拿去看,所以我忘記帶來了!”

這小女孩活潑可愛,上課喜歡吵吵鬧鬧,看得出家庭以英文溝通為主。所以,我有點嚇到了:“哦?原來你媽媽看得懂中文,也懂中文!”

這時,她更驚訝地解釋了:“當然啦,老師.............我是華人,媽媽是華人,我爸爸也是華人.......”(好像很怕我以為他們是其他族群!)

原來他家人都懂中文,所以我也很自然反問:“ 那為什麼你們家裡都說英文?!”

她頓時有點安靜下來,不懂如何解釋..... “Eh..... 因為...... 因為.... 我們喜歡講英文咯!”

從她那一番話,我才了解,原來,這一代說英文的孩子,他們還知道他們是華人,他們應該懂中文,但是他們卻不自覺地因為身處在英語為母語的家庭而擅長英文。所以,我應該慶幸嗎?孩子們都知道華人應該懂華語!呵呵~還是,我還應該地執著告訴他們,華人應該說母語,呵呵~矛盾矛盾!

2011年5月11日星期三

《犀利人妻》

終於,斷斷續續地將《犀利人妻》看完了。

看到最後一集,大哭了一場。(一邊mask,一邊流淚,在一旁“幸災樂禍”的dear還"譏笑"地說:mask永遠不會干了~)




我不是同情溫瑞凡反省之後沒得挽回,我不是難過花椰菜努力了一年得到的還是一個“握手”,更不是傷心一個受重傷女人的重大轉變。

只是覺得,這樣的故事太殘酷,卻又太真實....為什麼要等到一切無法挽回時,才知道後悔,才知道痛?

人常常都覺得平凡很好,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夠在平凡中“安度”生活?就像溫瑞凡最後一集說的,他希望每天回來看到老婆在廚房煮飯,陪孩子玩,看無聊的電視... 十年,每天都在重複同樣的生活,這一切其實都幸福得不得了,卻被他給忽略了。最後,當發現這十年才是一生最幸福的時刻時,後悔都已經來不及了。因為謝安真已經“回不去了”。

看完了,很滿足!第一次覺得台灣的偶像劇也可以拍得很不一樣。(雖然也有幾幕很偶像劇的劇情,呵呵!)或許,幾年之後又可以再拿出來重看一下,感覺又不一樣?!


2011年4月26日星期二

午餐有感!

又去了那家常常光顧的雞飯檔。今天,突然發現老闆和老闆娘很有默契地賣着雞飯——老闆負責拿飯切雞肉,老闆娘負責招呼客人,準備辣椒醬,收錢....

這樣的日子反反复复、非常平靜地過...

但是我好奇,他們用了多久才培養出這樣默契?5年?10年?20年?他們是不是一開始創業時很辛苦?可能曾經有很多兩個人意見不合、摩擦?又可能他們曾經“手忙腳亂”,不知道誰該負責什麼?可能他們曾經經歷過很多的故事?

誰知道呢?

最近,在LRT上,也常常在思考這個問題。看看周圍在聽耳機的他,在看報紙的她,在玩iPhone的他,在發呆的她...他們又經歷過怎麼樣的人生、挫折、遭遇?

這世界很妙,不同人有不同人的經歷,緣分再讓不同背景的人生活在一起相愛,磨合。

兩個人在一起久了,習慣了,默契了,誰又知道培養默契的那個過程是怎樣的呢?習慣一個人久了,誰又知道他其實很想找個伴?

呵呵,人生!

而我的人生,似乎才剛剛開始!

2011年4月21日星期四

需要人陪 =)

很喜歡這篇文章,可能最近心情煩躁,讀起來讓人十分溫暖。

◆當你需要時,是否有人蹲下來陪你做一隻蘑菇◆


有一個精神病人,以為自己是一隻蘑菇,於是他每天都撐著一把傘蹲在房間的牆角裡,不吃也不喝,像一隻真正的蘑菇一樣。

心理醫生想了一個辦法。有一天,心理醫生也撐了一把傘,蹲坐在了病人的旁邊。病人很奇怪地問:你是誰呀?醫生回答:我也是一隻蘑菇呀。病人點點頭,繼續做他的蘑菇。

過了一會兒,醫生站了起來,在房間裡走來走去,病人就問他:你不是蘑菇麼,怎麼可以走來走去?

醫生回答說:蘑菇當然也可以走來走去啦!病人覺得有道理,就也站起來走走。

又過了一會兒,醫生拿出一個漢堡包開始吃,病人又問:咦,你不是蘑菇麼,怎麼可以吃東西?醫生理直氣壯地回答:蘑菇當然也可以吃東西呀!病人覺得很對,於是也開始吃東西。

幾個星期以後,這個精神病人就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了,雖然,他還覺得自己是一隻蘑菇。

其實……

一個人可以帶著過去的創傷繼續,只要他把悲傷放在心裡的一個圈圈裡,不要讓苦痛浸染了他的整個生命,他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快樂地生活。

當一個人悲傷得難以自持的時候,也許,他不需要太多的勸解和安慰,訓誡和指明,他需要的,只是能有一個人在他身邊蹲下來,陪他做一隻蘑菇。

2011年4月18日星期一

很多事情無法突破,其實都來自於內心的恐懼!

最近,深刻地體會一件事....

很多事情無法突破,其實都來自於內心的恐懼!

工作一直很想要突破,覺得已經瓶頸到不行,但是卻因為自己不斷地擔心這個、擔心那個,而放棄、錯過了很多機會。

我的勇氣去了哪裡?我的信心去了哪裡?

害怕失敗、害怕被笑、害怕自己做不到、害怕被看不起,所以也害怕嘗試.....

也許,我應該更勇敢一點,像個小孩,毫無顧忌地去嘗試!

道理聽多了,明白了,但是真正要去貫徹時又還剩下多少勇氣呢?

加油加油,勇敢去面對,勇敢去突破!

2011年4月13日星期三

14.04.2011

这几天,发生了好多事情,真让自己成长了很多很多。喜欢突发状况~

感恩,真的很感恩一切!
感恩你一直都在无限地包容我,
感恩朋友一直都在,没有嫌弃我!

好,从13.4.2011开始,我跌倒了,却又站起来了。
我将会是一个全新的自己 ^^

昨天去Popular给自己买了一些书,超喜欢!(以后,我一定会拥有自己大大的书架。)
心情不好的时候,IPC 的 Popular就是我最爱的地方了,在里面可以吸收大大的能量,还有很赞的音乐!超喜欢~

送自己一首歌



这句话,我品了好久好久:人生最悲哀的事,莫过于一辈子活在甜美幻象里,还深信这一切是真实的

2011年4月4日星期一

金門之旅 III 金門歷史(完結篇)

一开始说我要去金门,很多人都以为我去中国福建,很少人知道,金门因为一场战役,而决定了它今天隶属台湾的局面。而真正走一趟金门,才能够更深入了解位于台湾和福建之间的金门,和它与两岸的情感。

-----

金門經歷過幾十年的戰役,對老一輩金門人來說,那段滄桑、淒涼的歷史至今記憶猶新。一位金門老伯告訴我,那段時期,他們已訓練出聽炮火方向的「功力」,躲避砲彈的生活也已成了習慣。來到金門,我們又怎麼能錯過這些歷史的痕跡?

1949年,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內戰延燒到金門,爆發「古寧頭大戰」。國民黨軍隊擊退共產黨軍隊,奠定了今日金門隸屬台灣的局面,也讓金門成為捍衛金門、台灣、澎湖、馬祖的重要防線。自此之後,金門炮火連連,共軍向它發射了長達二十多年的「單打雙不打」炮火(天開砲,雙天不開)。一直到1978年12月15日,才全面停戰。

傍晚,我們來到慈堤海邊,岸上仍有一輛輛捍衛金門的坦克車。最讓人眼前一亮的還是滿地尖角型鋼製的「反登陸樁」。據說,這是823砲戰時,國民黨軍隊為了防止共產黨軍隊登陸而設置的。有趣的是,戰爭結束,它卻有了另一個功能。每到採蚵季節,漁民們拿著工具來這裡敲弄蚵殼。

在炮火幾乎摧殘了這個小島的同時,金門卻顯得屹立不倒,島上的人民也額外開朗、熱情;幾十年來掉落在金門的砲彈,也成了今日製作菜刀的最佳材料。金門走過那段淒涼的歷史,已經不再淒涼。現在的金門,把戰爭的代價、和平的意義、歷史的價值保存、呈現出來,讓到訪的旅人自行體會。


参观古宁头展示馆。后来才知道这里很阴森,因为曾经很多人在这个地方壮烈牺牲。

金门处处是炮弹,多得用来做钢刀。但是一个炮弹多重?看,两个男生都没办法扛起了。

保卫金门的勇士——坦克。

电影 《落番》导演说,金门的日落最美... 尤其是夏天。
对我来说,和坦克融合在一起的落日,更有一番味道。

金门的海边,还能够见到当年用来防止共产党军队登录的反登陆樁。

旅遊貼士:

如何前往金門?
1)飛機到廈門,再從廈門東渡碼頭乘坐50分鐘的船抵達金門,行程約1天時間。(需製作中國雙程簽證)
2)飛機到台灣,再轉機到金門,航班班次較船班少,時間稍長。(毋需申請簽證。)

金門的天氣?
金門有四季,由於四面環海,海風大,尤其12月特別冷。適合旅遊的月份為3月、11月。

金門的特產?
金門有三寶——高粱酒、貢糖、菜刀。金門麵線、一條根草藥也非常聞名。

2011年3月31日星期四

金門之旅 II


行程中,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特別讓大馬媒體團體驗戶外單車行。在綠營盎然的草原,一人一輛鐵馬,乘著風,慢慢地欣賞四周美景。最讓人驚訝的還是,這裡的自行車都是免費出租的!

金門應全球暖化議題,配合台灣政府節能減碳政策,推動結合了戰役文化、聚落、生態特色的自行車旅遊,讓遊客在旅途中多了一項有意義的戶外活動。

冷冷的三月天,我們在導遊的帶領下,駛入傳統聚落,看看居民樸素的生活。途中遇上一戶人家正在「曬」麵線。聞到陣陣麵線飄香,也終見識到麵線的製作過程。麵線可是金門特產之一呢!

穿過聚落,我們來到了一大片的小麥田。置身郊外,涼風拂面,大夥兒都暫時放下採訪工作,被大自然之美深深吸引。

自行車隊接著來到古寧頭播音站。這是當時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內戰時,兩岸喊話的「器材」——48個大型喇叭,組成一座大牆。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黃子娟笑說:「心理戰,是戰爭重要的一環!」所以,不難理解為何兩岸當時必須依靠播音站不斷喊話。

最後一個景點是滿目瘡痍的北山古洋樓。中西合璧的建築物曾是中國共產黨軍隊的指揮所。後來,被國民黨軍人反擊,雙方在此展開激烈炮火。如今,戰火已停息,兩岸趨向和平,但牆上一個個砲彈留下的痕跡,讓人為當年那場戰爭以及帶來的傷痛感到無限唏噓。

拖著疲憊的身心回到了單車停放處,短短的行程卻讓大夥兒看到金門文化、特產、自然和戰役歷史,留下深刻印象。




這就是“曬”麵線。

好喜歡這裡的自行車道!

彈痕累累的北山洋樓。

冷冷的冬天,騎著鐵馬,在小麥田上「奔馳」,別有一番風味。

喜歡田野單車行。

48個大型喇叭,組成一座大牆,這就是國共內戰時期兩岸喊話的播音站。

2011年3月27日星期日

金門之旅 I



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邀請,大馬媒體團隨同雪蘭莪金門會館走一趟金門之旅。未到金門前,筆者就常在想,金門會是一個怎樣的地方?因多年砲戰而處處滿目瘡痍?還是落後小島?不,原來,這是一座充滿文化底蘊、歷史古蹟的島嶼,值得你用心感受、用耳聆聽、用眼觀察。

漫步在金門大街,見到的幾乎是小孩和老人。這裡的就業機會低,多年來,很多年輕人到台灣本島升學後,就留在當地工作。但,也因人口不多、工業不發達,這小島額外寧靜、充滿綠意,非常適合都市人暫時拋開高壓工作,來這裡「慢活」。

金門島上有許多閩南傳統建築,稱古厝。由於當地人不斷外移,很多古厝已無人居住。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為保存古厝,鼓勵其主人轉交該處管理,並將它改裝成民宿公開招標,讓更多旅人有機會體會古厝之美。

這一趟,我們住的是「慢漫民宿」。民宿主人楊婉苓希望客人在金門放慢腳步、體驗生活,故取名「慢漫」。民宿中央是一個公共空間,陌生住客能敞開胸懷、盡情聊天,主人還在這裡準備甜品、茶點、書籍、音樂,十足像自己家,倍感溫馨。

楊婉苓畢業自英國,也走過很多國家,最喜歡的還是故鄉金門。民宿在她改裝下,融入了西方元素,亦中亦西,獨具特色。傳統閩南建築裡,偶爾還傳出西方古典樂,有種說不出的微妙與和諧。

金門是個充滿人情味的小島。大早,打開傳統古厝的大門,深深吸一口氣,享受久違的清新空氣。走在聚落,看到阿嬤已勤快地幹活,洗衣、種菜、做飯…呈現出最原始的古早味。筆者和阿嬤打招呼,用最不標準的金門話問好,她真誠笑容讓冷冷早晨添加了幾分溫暖。這就是小島溫情!

金門人口外移是幾十年來不變的歷史。19世紀中葉,這裡就有大批青壯背井離鄉到海外謀生。如今有大批金門鄉親遍布海外,包括大馬。這些僑民出外賺錢,為光宗耀祖,就在家鄉建立西式洋樓。因此,金門的另一番特色,就是處處見到中西合璧的建築。金門第一棟洋樓在歐厝聚落,正是柔佛笨珍金門人歐陽忠遠匯款蓋建的。

坐落在水頭的金水小學則是印尼僑民蓋建的。其回字型的建築物上出現西方天使的雕塑,顯示處當年僑民出洋後,在異鄉受到西方文化強烈影響。

如今,小學已不復存在,建築內展示華僑移民的歷史,還有移民小故事,讓旅人更深刻體會金門人出洋史。其實,光聽「金水國小」這名,筆者還以為是個學府,原來它「內有乾坤」。

金門國家管理處希望保存建築原貌,再加入歷史元素。這概念也廣泛運用在很多歷史建築上。所以,踩在這些歷史古蹟上,旅人更能深深地感受這小島經歷的歷史,包括古寧頭大戰、823砲戰、金門人下南洋等等。每一棟建築、每一寸土地,都像在訴說一段歷史故事,是金門最動人之處。

民宿中央有個露天的公共空間,早上供客人用早餐,晚上住客也能在這裡暢談、看書、聽音與,和大自然和為一體。

金門珠山聚落裡,傳統紅瓦片的閩南建築如今還被完整地保留,部分也改裝成民宿,讓遊客體會古厝之美。

金門處處有海外金門僑鄉匯款建立的仿巴洛克式洋樓建築,和傳統閩南建築形成強烈對比。

印尼華僑匯款建立的金水國小已經不再是學府,反而是向遊客呈現華僑歷史的展示館。

金門四面環海,海風大。「風獅爺」成了金門人擋風的守護神。

大馬媒體團離開前在慢漫民宿前留影,有人笑稱像古代大家庭合照。


P/S: 報導刊登在24/3/2011(星期四)《東方日報》副刊的L10和L11。

2011年3月23日星期三

金門旅遊稿

有這麼一個小島,歷經幾十年砲戰的摧殘,因地貧人稠,居民不斷往外移。這裡有古色古香的傳統閩南古厝,同時也有西方仿巴洛克式建築,中西合璧成了當地特有景觀。來到這恬靜的小島,能讓你暫時遠離城市喧囂,然後靜靜地、慢慢地享受生活…它是台灣金門島。





金門旅遊稿終於寫完了,也刊登在今天的《東方日報》,會陸續上載上來。 ^^


PS: 終於結束所有出差的工作,恭喜自己!

2011年3月6日星期日

5/3《東方日報》的前線人言——《迴避記者採訪》

配合即將在馬公映的華僑記錄電影《落番》,筆者應巴生金門會館邀請,幾天前到台灣金門進行實地採訪。

金門這島,只有四分之一個新加坡的大小,在那裡逗留四天,卻讓筆者留下深刻印象。除了簡樸的民風、古老的建築物和優美的大自然之外,最讓人所感觸的還是,當地人對記者皆採取「不拒於門外」的態度,和我國恰好形成兩種強烈的對比。

相信不少同行都清楚,當電視台記者拿起話筒時,很多大馬人都會習慣地躲避,尤其遇到一些「敏感」課題,更是採取「明哲保身」態度,即使滿腹想法,也不願多談。筆者在柔佛峇株吧轄區實習期間,也遇過不少受訪者雖能和筆者侃侃而談,但當揭露記者身份時,受訪者臉色一變,立即「逃之夭夭」。甚至有些人下意識地認為,記者就來害你的人。

因為這樣,筆者有時碰上一些敏感話題時,也顯得額外謹慎,擔憂人民不願多談。然而,幾天在這彈丸小島上對市民進行採訪,改變了這樣的想法。這裡的人民在碰上一些看似敏感課題時,也非常樂意發表見解,並透露詳細的個人資料。(金門雖然是個小島,卻有豐富的文化底蘊,人民的教育也普遍高,能談上幾句的受訪者真不少!)

筆者尤其對四面環海的金門交通發展感興趣。老百姓不擔心胡亂發表意見可能惹禍上身,甚至兩岸關係也都一點也不避忌,讓原本擔心觸碰「敏感課題」的我們,工作意外地順利。

這時,想起剛完成的大馬橡膠業發展專題。採訪進度緩慢的其中一個原因是,不少園主都不願意提供自己的姓名、照片,甚至獲知他們的回答將「見報」,就草草回答、快快掛電話。記者真那麼可怕嗎?

我國新聞環境長期處在高壓情況下,記者好像隨時會將受訪者犧牲掉,送進內安法令的「牢房」內,讓人深感擔憂。走了一趟金門,深深感受人民話語權自由的重要性。當局若要聆聽民生,就不應該對付「異見」,只接受讚揚。言論自由,就那麼簡單。

50多年了,被困在言論自由的枷鎖裡,老百姓的心早已深深地蒙上一層陰影….坐在離開金門的大船內,突然發現,金門雖然四面都被海水包圍?,但是人民的話語權卻從來沒有被捆綁,這是我多麼期望的環境啊!

2011年3月5日星期六

金門

感恩,我竟有這樣的機會,到金門去工作。6天5夜的金門遊悄悄落幕....

媽媽是金門人,所以,我也算得上是半個金門人。當年外公從金門這小島,下南洋謀生,才有了我們這些後代。這一次,我回到金門,有機會看到了外公的“老厝”,看到外公一直在思念的家鄉...這裡好山、好水、好環境,沒深入了解,真無法想像這裡曾遭遇過那麼多場戰爭。

金門雖是個小島,但卻是一個擁有豐富文化底蘊的小島。這裡的人、環境、生態,甚至是空氣都瀰漫着一種很美、很美的感覺。

這裡沒有高樓,沒有繁雜的車聲,沒有喧鬧的城市,更沒有複雜的人心,每個人都真心對待別人、真心對待這片土地。沒想到,金門和一水相隔的廈門形成了強烈的對比....

金門真適合人類生活。如果生活累了,想要放慢腳步,我會選擇去一趟金門!在這裡,我肯定能夠好好充電、好好思考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... 希望我有機會回來。

2011年2月20日星期日

2011.02.18

萬萬沒想到,25歲生日,竟然也是人生中一個極具意義的日子。

25歲第一天,阿嬤逝世一周年,我回到小時候生長的地方,聽阿公說他南來逃難的故事。

職業病犯,拿起錄音筆,把阿公敘述過程錄下。我相信,這會是我們下一代非常珍貴、無價的禮物。

外公金門出生,9歲那年,因為家境貧困,太公已逃到南洋謀生,外公就隨著太嫲和童養媳的外婆,飄洋過海來到南洋。

外公說,那時候交通不便利,他們乘坐小小的帆船先從金門到廈門。那艘帆船很小、載的人很多,他說,船小得連他的小手都碰到了周圍海水。那時,日本人已經佔據金門島,他們偷渡離開,隨時被日本人發現,隨時有生命的危險。順利抵達廈門時,他聽說另一艘偷渡的帆船前夜因太多乘客而翻覆了。在那個危難的年代,也沒人關心這些人的下落。

外公抵達廈門,在那裡的難民所居住一個星期之後,又再次乘坐大船前往南洋(如今我們所謂的東南亞)。那個年代的交通不便、通訊不發達,但是,外公他們仍可以事先通過信件和馬來亞的親戚聯繫,並在新加坡接他們。

漂泊來南洋,很多人都以為正是好日子的開始!外公說到這,哽咽了一會兒說:“早知道我就不來了,在金門的日子遠遠好過馬來亞!”

外公接下來在南洋的生活多苦,他雖用言語轉告我們,但是,生活在這個物質富足的年代,我們又能夠感受多深?

11歲因為家境貧窮,被迫放棄學業,出來工作,到處當童工。沒有一技之長,不識多少字,只能利用汗水換來幾頓飯。

那個年代,吃不起白米,他們只能夠靠番薯、木薯磨成粉充飢。後來,勤奮工作的他被介紹到香煙廠工作,才能吃得上一些白米。說起白米,他又再次眼泛淚光,激動地說,煙廠老闆對他們很好,給他們地方住,還讓他們自己煮飯吃。而當時,太嫲和外婆在家窮得白米也吃不起,外公就偷偷地煮多一些白米,讓太嫲帶回家去,而外公自己卻因為擔心老闆發現,而少吃幾口米飯。

因為那個年代的貧困,造就了外公堅韌不拔的個性,甚至有時還會有點小固執。對我來說,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,小時候我啃完一個蘋果丟進垃圾桶,外公看到了竟然將蘋果從垃圾桶裡撿起來,用清水洗一遍說:“還有(蘋果)肉的,怎麼可以丟掉呢?”如今,我已經忘了那時的我才幾歲,但是正因為這件事情,影響了我很多很多。

從小,外公外婆絕對不讓我們浪費食物。他們都認為,能夠吃得上一頓米飯,已經是一件很幸福的事。童年,在他們兩老的陪伴下,我很感恩,他們讓我學到很多東西,他們讓我知道每個我所獲得的東西都並非理所當然。

如今,我仍然能夠深深地記得,外婆(我們叫她“阿嬤”)坐在風扇下,拿着扇子,說起日本人打戰的故事。



而我,活在這個新新時代,還有什麼困難、挑戰,需要我如此唉聲嘆氣呢?有什麼難題,是解決不了的呢?

這是,我25歲的開始.....

2011年1月26日星期三

忙碌

忙忙碌碌了許久,今天打開這裡一看,發現來自很多陌生人的祝福、關心、問候。
天啊,我許久許久沒有更新部落格了,天啊,真是天啊!

原諒我,常常喜歡半途而廢,三分鐘熱度。2011年,我會努力改掉這種壞習慣。
堅持,才是勝利!

加油!

新年快樂,恭喜恭喜!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