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2月20日星期日

2011.02.18

萬萬沒想到,25歲生日,竟然也是人生中一個極具意義的日子。

25歲第一天,阿嬤逝世一周年,我回到小時候生長的地方,聽阿公說他南來逃難的故事。

職業病犯,拿起錄音筆,把阿公敘述過程錄下。我相信,這會是我們下一代非常珍貴、無價的禮物。

外公金門出生,9歲那年,因為家境貧困,太公已逃到南洋謀生,外公就隨著太嫲和童養媳的外婆,飄洋過海來到南洋。

外公說,那時候交通不便利,他們乘坐小小的帆船先從金門到廈門。那艘帆船很小、載的人很多,他說,船小得連他的小手都碰到了周圍海水。那時,日本人已經佔據金門島,他們偷渡離開,隨時被日本人發現,隨時有生命的危險。順利抵達廈門時,他聽說另一艘偷渡的帆船前夜因太多乘客而翻覆了。在那個危難的年代,也沒人關心這些人的下落。

外公抵達廈門,在那裡的難民所居住一個星期之後,又再次乘坐大船前往南洋(如今我們所謂的東南亞)。那個年代的交通不便、通訊不發達,但是,外公他們仍可以事先通過信件和馬來亞的親戚聯繫,並在新加坡接他們。

漂泊來南洋,很多人都以為正是好日子的開始!外公說到這,哽咽了一會兒說:“早知道我就不來了,在金門的日子遠遠好過馬來亞!”

外公接下來在南洋的生活多苦,他雖用言語轉告我們,但是,生活在這個物質富足的年代,我們又能夠感受多深?

11歲因為家境貧窮,被迫放棄學業,出來工作,到處當童工。沒有一技之長,不識多少字,只能利用汗水換來幾頓飯。

那個年代,吃不起白米,他們只能夠靠番薯、木薯磨成粉充飢。後來,勤奮工作的他被介紹到香煙廠工作,才能吃得上一些白米。說起白米,他又再次眼泛淚光,激動地說,煙廠老闆對他們很好,給他們地方住,還讓他們自己煮飯吃。而當時,太嫲和外婆在家窮得白米也吃不起,外公就偷偷地煮多一些白米,讓太嫲帶回家去,而外公自己卻因為擔心老闆發現,而少吃幾口米飯。

因為那個年代的貧困,造就了外公堅韌不拔的個性,甚至有時還會有點小固執。對我來說,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,小時候我啃完一個蘋果丟進垃圾桶,外公看到了竟然將蘋果從垃圾桶裡撿起來,用清水洗一遍說:“還有(蘋果)肉的,怎麼可以丟掉呢?”如今,我已經忘了那時的我才幾歲,但是正因為這件事情,影響了我很多很多。

從小,外公外婆絕對不讓我們浪費食物。他們都認為,能夠吃得上一頓米飯,已經是一件很幸福的事。童年,在他們兩老的陪伴下,我很感恩,他們讓我學到很多東西,他們讓我知道每個我所獲得的東西都並非理所當然。

如今,我仍然能夠深深地記得,外婆(我們叫她“阿嬤”)坐在風扇下,拿着扇子,說起日本人打戰的故事。



而我,活在這個新新時代,還有什麼困難、挑戰,需要我如此唉聲嘆氣呢?有什麼難題,是解決不了的呢?

這是,我25歲的開始.....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